足球资讯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毛主席接见开国中将,笑问:你就是那个“劫法场”归来的刘跛子?

发布日期:2025-08-19 07:09:37|点击次数:127

1955年秋天,共和国首次大授衔的盛况余波未尽。当毛主席在一众开国将军中驻足,面对一位身材不高、步履略显不便的中将,他伸出手,带着特有的笑意问道:“了不起呦,你就是那个劫法场抢出来的刘跛子吧?”这句带着传奇色彩的问话,将焦点投向了开国中将刘志坚,一个历经磨难、被战火塑造成“跛子”的革命者,其非凡人生由此展开。

血火淬炼,跛行之路

刘志坚1912年出生于湖南平江,16岁便投身由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投身革命初期,他主要从事政工工作,但并非远离前线,曾参与第五次反“围剿”的高虎垴战斗,右腿中弹负伤。

1935年4月,红军长征至盘县,刘志坚不幸被敌机炮弹击中。他的左腿膝盖髌骨被打掉一块,还有几块弹片深嵌其中,在当时红军极差的医疗条件下无法取出。他拖着伤腿走过雪山草地,左腿因此落下终生残疾,“刘跛子”的称谓由此而来。

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不久,刘志坚奉红3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之命,带着剧社慰问红30军。慰问结束后,他提出希望返回红一方面军,但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却坚持让他留下。随后草地分兵,刘志坚因此错过了和中央一起北上陕甘的机会。此后他留在四方面军工作,历任红4军政治部宣传部长、政治部主任,期间与时任军长的许世友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虎口脱险,忠勇无双

随着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刘志坚的职务也变成了129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不久后升任师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4月,他随副师长徐向前一起率领部队到冀南开辟根据地,与陈再道、宋任穷等领导,将冀南根据地建设成了全国在平原地带开展游击战的典范“平原造人山”。然而,在冀南工作期间,刘志坚也经历了人生中九死一生的时刻。

那是1942年10月,刘志坚到冀南六分区的驻地大师友村工作时,村子突遭日军包围。他立即组织部队突围,却因势单力薄未能成功。为不暴露机密,刘志坚将机密文件撕碎吞下,随后举枪准备进行殊死一搏。谁知他警卫员此前擦枪时疏漏了一个零件,导致手枪无法射击,刘志坚就这样落入了敌人的手中。刘志坚被捕后,一个日军中队长亲自审讯他,但他坚决地表示:“请你们立刻枪毙我,我不会同你们说任何情况。”日军因不知道刘志坚的真实身份,一时间便没有下手,想着套取更多信息,这给了刘志坚一线生机。

很快,刘志坚被捕的消息传到了八路军总部、129师师部和冀南军区。冀南军区的司令员陈再道和政委宋任穷得知日军准备将刘志坚押往枣强,便抽调了3个主力团,在日军的必经之路上设置了6道封锁线,并给部队下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死命令。而负责押运刘志坚的日军中队长野村长智由于不知道刘志坚的身份,只带了30多个日本兵和30多个伪军。在路上,他们遇到几个挑着柴火的农民,擦肩而过时,农民们一齐把柴火卸下,扔到汽车轮子下,日军汽车就这样被逼停。与此同时,道路两旁枪声大作,野村长智等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一命呜呼,刘志坚被成功抢回。事后,日军才得知他们抓到的就是一直梦寐以求的冀南军区重要领导人,但已经悔之晚矣。由于刘志坚在被捕期间遭日军残酷对待,身体受到很大损伤,不久后被送往太行山129师师部疗养。这期间,刘志坚路过八路军总部,三军团的老首长彭德怀热情接待了他,请他吃了自己种的土豆,并感慨地说:“你真是捡了一条命回来啊!”

政治整军,名声远扬

抗战胜利后,晋冀鲁豫军区成立了第十纵队,由王宏坤出任司令员,刘志坚担任政委,任务是准备随刘邓大军南下大别山。为了让这支新成立的部队快速具备战斗能力,刘志坚不仅在战术、训练等方面花费了很大的精力,还别出心裁地开展了“忆苦思甜教育”和“三查”,将战士们的士气和革命精神大大提高。刘志坚的办法很快引起刘邓首长和中央的重视,这个办法后来发展成了著名的“新式整军运动”。

第十纵队在王宏坤和刘志坚的领导下,在后来的战争中屡立奇功,不仅打开了桐柏地区的局面,还在宛西、襄樊等战役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渡江战役前,刘邓首长找刘志坚谈话,让他不要回桐柏军区,就在4兵团当副政委,和陈赓一起指挥渡江战役,因为二野要进军大西南,需要刘志坚这样有政治工作经验的干部。

1949年11月,刘志坚接到中央调令,前往北京担任中央军委情报部副部长(后为部长)。1952年,他又被任命为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总政副主任等职。1975年5月,刘志坚被任命为昆明军区政委,并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7年,期间他曾参与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并主持战后的表彰、优抚工作。

结语

毛主席对刘志坚那句“了不起呦,你就是那个劫法场抢出来的刘跛子吧?”的问候,不仅仅是对其身体残疾的直接指称,更是对这位开国中将那段九死一生、忠诚坚韧革命生涯的凝练认可。刘志坚的经历,从平江起义的青年战士,到长征路上的重伤,从日军魔爪下的英勇不屈,到解放战争中创新政工、屡建奇功,再到建国后持续为人民军队建设贡献力量,无不彰显其钢铁般的意志和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的一生,是无数革命先辈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的一个缩影,而“刘跛子”这一称谓,则成了这段辉煌历史中最具人情味和传奇色彩的注脚。这足以说明,在毛主席眼中,除了那些战场上攻城略地的猛将,如他曾赞誉的粟裕“最会打仗”、王近山“作战勇猛有谋略”、皮定均“人民部队里的虎将”等,那些在血与火中锤炼出坚定信念、身有残疾仍意志弥坚的政治工作者,同样值得被历史铭记和最高领袖的亲自褒奖。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