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东进兵团推诿指挥,蒋换将多次,陈铁被动背锅

发布日期:2025-07-21 02:26:50|点击次数:108

一大早,葫芦岛指挥所气氛沉得能拧出水来。陈铁手里攥着蒋的“密令”,满脸写着无奈,彭泽如一推门进来,两人对视几秒,谁都不说话。蒋这波操作,已经让整个东进兵团陷入一种魔幻状态。嘴上说的是继续进攻锦州,真要硬头皮往前冲,这帮人心里门儿清——就是去送命的。气氛诡异到尴尬,没谁吭声,谁都明白,这个锅,搁谁头上都要爆炸的。

几天内,整个东进兵团像极了过山车:阙汉骞指挥,就被炮轰;侯镜如上场,还没站稳脚,又来了条“新命”:陈铁,你上。会议室安静得只能听见纸张摩擦,蒋的视线一扫众人,直接点名陈铁,然后甩下一句:再搞不好,就杀头。没人接茬,没人吐槽,没人反驳,都选择无视。蒋的作风就是这样,谁倒霉谁上,谁抗住谁活。

现在回头看这几天的任务分配,林伟俦、彭泽如敢写进回忆录,说是蒋点名陈铁接棒,杜聿明却说还是侯镜如主指挥,惠德安拼命强调是蒋让侯亲自去收复锦州。到最后,侯镜如干脆在自家文章里躲着不谈,轻轻带过,只提一句杜聿明替陈铁参谋,细节全糊住。人都怕担责任,就看谁跑得快。几乎没人真想管锦州这条命啊,谁去接都心里清楚,这糟糕局面,绝不可能有胜算。

最可乐的点,彭泽如还调侃说,蒋这回是被连番溃败逼得大脑宕机。换人、骂人、威胁人,一套全来了,忙活半天,连塔山都没拿下来,没脸找人托底,只能转头又骂一轮。队伍里头,大家都佛了。队友说该你陈铁收拾烂摊子,陈铁自己都半信半疑,要不是彭泽如亲口安慰,还以为自己要背上黑锅,直接被清算。

一阵无语,现场气氛跟掉冰窖差不多。蒋对着一屋子将军破口大骂,说你们不是黄埔学生,也不配总理信徒的头衔。段子都传出来了,说你们这么多人这么多装备,海空都给你们用,还打不下来塔山,干啥吃的。有些话,还不是只骂阙汉骞,是整屋子都骂。结果还是指定让陈铁带队,结尾兜一圈,威胁一句,不好好干,脑袋就没了。陈铁真是背锅老司机,边骂边硬扛,问心无愧。

一通下来,陈铁和彭泽如凑一起,居然开始聊怎么继续装死,怎么防八路再冲一轮,把自己赶到海边。战况回顾,咋看咋荒唐。10号阙汉骞三路进攻塔山,8师顶正面,暂编62师打桥头堡,62军冲白台山,一上手就猛攻,一个早上炸到中午,愣是死磕不进,连突击营都没了。等11号,换个指挥官,调整部署,还是挨打一轮又没前进一步。12号风头更紧,卫立煌空降视察,提出别瞎攻坚,以免白送兵力,结果罗泽闿和侯镜如完全当耳旁风。13号,兵力再换,95师冲塔山,8师接桥头堡,62军还在白台山打。密集冲锋,还是没成果。夜里还玩起敢死队的套路,奖金重赏刺激士气,雷声大,雨点小。

14号,炮兵舟山舰一起上,大炮飞机砸下去,自己人都中弹,阵地直接被空投误炸,死人堆成山。塔山阵地,来回来回冲九次,仗打成消耗赛,最后全给解放军顶回去了。15号,95师集体挂彩,剩下半支队,彻底丧失战斗力。其他各阵地,兵员能动的都蔫了,指挥官自己开口请假,大家求着休一天。16号,蒋亲自上阵,总统躬身指挥。其实大家心里清楚,比蒋再狠,也换不回士气。这就是战场的现实。

一大圈总结下来,战报拼命粉饰,士兵的心态崩溃,指挥官用尽全力维持表面平静。兵团里谁都不想是真领头羊,推来搡去,陈铁属于最没话语权也最倒霉的角色。带队打仗本是天职,这时候谁都知道是恶仗,不想多出头。刚让帮侯镜如,现在侯撑不住,自己又要顶风上。这种位置,前怕狼后怕虎,一步踏错就要背锅。

彭泽如开玩笑说,不如备个讲稿预案,有人来甩锅就把作战经过讲清,以后申诉总有点道理。战况能压谁谁压,不压也得咬牙撑着。部队没了士气,新指挥官传是一茬又一茬,东进兵团其实剩了一副架子,谁也不怕真动手,怕的是留下名字,被人骂一辈子。

其实整个过程,哪里还有什么战略规划。谁打,谁输,谁挨骂,谁背锅,成了整个兵团的轮回剧。蒋以为换个将就能换个新气象,偏偏命运不由人操控。对比解放军,基层的执行力,指挥体系稳,磕到最后手里还有一根绳,反观东进兵团自己跟自己打架,指挥权一天三变,真人秀似的换将,现场尴尬气氛远超想象。

历史讨论到这,没人会觉得陈铁有多冤枉。大家都有一本糊涂账,没谁真能善后。大环境决定了个人结局。东进兵团换了谁也改不了整体走向,陈铁尴尬到极点,锅甩得上天,撑不住就是末日。归根到底,一句话,不会指挥的老板,再能干的下属也翻不了身。

这场闹剧,东进兵团陷入死循环,谁上都是牺牲品。陈铁说到底,不过是体制的缩影。搏杀到头,谁也捞不到半点好处。命运被不断折腾的将领们,说到底,大家都明白,真实的战场上,谁掌盘,谁决策,才是命的分水岭。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