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社会正在重塑中国经济图景。全国一人户家庭已超过1.25亿户,催生的“一人食”经济规模达1.8万亿元,资本市场上相关股票已悄然启动。
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加剧,“一个人吃饭”已不再是孤独的象征,而是蕴藏巨大商机的消费新大陆。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一人食经济规模有望突破1.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3%。
这场由单身青年、银发族和职场人共同推动的消费革命,正在深刻改变餐饮行业的格局,也为资本市场带来了全新的投资逻辑。
------
01 资本布局,迷你家电与预制菜概念股受捧
“一人食”经济的爆发直接体现在产品形态的创新上。餐饮企业推出小份菜,食品企业推出小包装、小规格的食材产品,完美契合单身人群和小型家庭的需求。
在资本市场,预制菜及相关概念股已成为关注焦点。2022年初,A股预制菜概念股单日涨幅达8.16%,概念股超九成飘红。
小熊电器凭借迷你电压力锅(1-2人食)市占率60%,成为单身经济显著受益者。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7.58亿元,近30日股价上涨4.34%。
美的集团作为家电龙头,电压力锅市占率超35%,位居行业第一,年销量突破1000万台。2024年公司净利润达385.37亿元,同比增长14.29%。
预制菜这一蓝海市场吸引多类企业涉足。从“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到安井食品、千味央厨等企业纷纷布局这一赛道。
据艾媒咨询数据,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预估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8.1%,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高速增长。
02 消费变革,从“吃饱”到“吃出情绪价值”
“一人食”经济的崛起反映了消费观念的深刻变革。我国餐饮市场已从“吃饱”到吃出“情绪价值”实现大跃迁。
迷你家电、迷你KTV、迷你健身房、宠物经济、小瓶酒等商业形态的流行,预示着一场面向一人群体的新消费浪潮正席卷而来。
天猫平台数据显示,2018年迷你微波炉销量同比增长970%,迷你洗衣机销量增长630%,迷你语音智能音箱的销售增长更是高达16000%。
“i人经济”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无人餐厅与一人食模式不仅满足了对独立空间的需求,更成为“i人经济”最具代表性的消费场景之一。
这类餐馆通过设置独立隔间和呼叫按钮,保证客人需求得到及时响应,同时避免服务员频繁巡桌带来的尴尬感,精准抓住了单身人群的消费心理。
03 商业模式,小火锅的“穷鬼经济学”与餐饮转型
“一人食”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变革在火锅赛道表现得尤为明显。曾经以“一人一锅”模式颠覆火锅行业的呷哺呷哺,如今面临严峻挑战。
2024年,呷哺呷哺营收同比暴跌19.7%,归母净利润亏损4亿元,创下连续四年累计亏损超12亿元的纪录。其股价已跌破 “1元生死线” ,市值蒸发超90%。
让呷哺呷哺溃败的,不是海底捞的极致服务,也不是巴奴的“产品主义”,而是商场负一层那些人均40元、用塑料盘装菜的旋转小火锅。
旋转小火锅的“穷鬼经济学”展现出强大竞争力:锅底2-5元,素菜1元/串,荤菜5元封顶,20种小料免费,消费者甚至可以只花20元吃一顿“素火锅”。
这些品牌把“抠门”做到了极致:店面挤在商场负一层,用塑料盘碗装菜,取消服务员改自助,甚至和供应链巨头合作,把虾滑、肥牛卷的成本压到行业最低。
04 政策红利,各地发力促消费举措
“一人食”经济的崛起也获得了政策层面的支持。近期,河南、福建、广东等地接连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出台了稳定就业、促进增收、发放消费券、鼓励带薪休假等举措。
广东日前启动“2025年惠民托育券”发放工作,自6月1日起,家长可在全省范围内申领并使用。托育券分为托育体验券与托育消费券两大类,托育消费券分为500元、1000元、1500元和2000元四个档次。
河南、上海、福建等地的相关举措也着眼于育儿补贴和产假社保补贴等。福建的措施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放结婚消费券、托育券。
河南则组织“四季河南”主题活动,打造“跟着微短剧去旅游”“跟着赛事去旅行”新风尚,带动商贸、餐饮、体育等消费业态集聚集约发展。
这些政策举措为“一人食”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释放了消费潜力。
05 未来趋势,三大驱动力推动市场持续增长
“一人食”经济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主要受到三大驱动力的推动:2.4亿单身青年、3.1亿银发族和千万职场人的需求共同支撑起这一市场。
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其中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到2021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9200万。换言之,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单身人士。
这些“单身贵族”还有个重要的消费标签——悦己不差钱。根据《2020双十一单身人群报告》,单身90后双十一预计花费2341元,超5成会为自己买礼物。
家庭结构“小型化”发展趋势也为“一人食”经济提供了持续动力。无论是单身青年、银发族还是职场人,都代表了一种趋势——家庭规模在变小。
在这种趋势影响下,小包装、小规格、小份菜的产品更符合现代家庭的烹饪习惯与消费需求。
零售渠道包装“轻量化”则进一步促进了“一人食”产品的普及。无论是在城市中心区的便利店,还是量贩折扣零食店,抑或是大型商超连锁,都是“一人食”产品释放能量的窗口。
------
从投资角度看,安井食品、千味央厨等预制菜龙头股被看好。同时,无人经济与“一人食”的结合正催生更多新业态,2025年消费领域的投资风口将围绕AI技术+消费升级的双轮驱动展开。
未来能活下来的品牌只有两种,要么贵到成为社交货币,要么便宜到成为生存刚需。而“一人食”经济的玩家们,正在这两极之间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