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的贵州山区,蒋介石的40万大军把3万红军围得跟铁桶似的。
老蒋在重庆的指挥部里跷着二郎腿,美滋滋地等着收网。
谁承想毛泽东这个"泥腿子"出身的军事天才,硬是在赤水河畔给国军来了个"魔术表演"。
红军第一次渡过赤水河时,国军将领们乐得直拍大腿:"跑?看你们往哪跑!"结果毛泽东带着部队杀了个回马枪,把追兵打得找不着北。有个被俘的国军团长到死都没想明白:"明明是我们包围他们,怎么变成他们包围我们了?"这招声东击西玩得那叫一个溜,连后来的西点军校教官都直挠头:"这仗打得,不按套路出牌啊!"
等到1948年辽沈战役那会儿,林彪带着东北野战军把锦州围得水泄不通。卫立煌在沈阳急得直跳脚,这老哥怎么也没算到毛泽东会来这么一手"关门打狗"。塔山阻击战打得那叫一个惨烈,国军的炮弹把山头都削平了三尺。有个老兵回忆说:"阵地上连棵完整的草都找不着,可咱们就是没让敌人过去。"结果52天功夫,47万国军精锐就这么交代在东北了。
淮海战役更是绝了。60万解放军硬是把80万国军给包了饺子。粟裕后来跟人唠嗑时说:"老蒋那帮人,打仗跟下馆子似的,总想着吃现成的。"结果黄百韬兵团第一个被吃掉,黄维兵团跟着就进了包围圈。最绝的是杜聿明,带着30万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转悠了半个月,最后连口热乎饭都没吃上就当了俘虏。
平津战役就更逗了。傅作义在北平城里盘算着是跑还是守,毛泽东直接让林彪把天津给端了。29个小时啊,天津守军连个像样的抵抗都没组织起来。傅作义的参谋们急得直跺脚:"这还守个啥?"结果北平城连一枪没放就和平解放了。老百姓都说:"解放军这仗打得,跟变戏法似的。"
要说毛泽东打仗的诀窍,那就是永远比对手多想三步。老蒋那边还在琢磨怎么布阵,这边早就把后路给断了。国军的将领们开会研究战术,红军这边已经在执行下一个作战计划了。有个被俘的国军师长感慨:"跟毛先生打仗,就像跟影子打架,你永远打不着真的。"
这些经典战役现在看还是让人拍案叫绝。四渡赤水那会儿红军连双像样的鞋都没有,愣是把装备精良的国军耍得团团转。辽沈战役用52天解决东北问题,淮海战役60万吃掉80万,平津战役兵不血刃拿下北平。这些仗打得,简直能写进军事教科书当范例。
现在想想也挺有意思,当年那些喝过洋墨水的国军将领,怎么就被个师范毕业的"土包子"给收拾了呢?说到底啊,打仗这个事,光有飞机大炮不够,关键得会用脑子。毛泽东那套打法,说白了就是把孙子兵法玩出花来了。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让对手永远摸不着脉。
看看现在军事院校研究的那些经典战例,四渡赤水的运动战思想还在被反复剖析。辽沈战役的"关门打狗"成了围歼战的典范,淮海战役的"各个击破"到现在都是以少胜多的样板。这些仗打得,那叫一个漂亮,连对手都不得不服气。
要说最神的还是平津战役,傅作义手握重兵坐守坚城,结果连打都没打就投诚了。这招"不战而屈人之兵"玩得,连两千年前的孙子都得竖大拇指。现在想想,当年那些国军将领输得也不冤,碰上这么个对手,换谁都得栽跟头。
这些经典战役过去几十年了,可那些战术思想到现在都不过时。运动战、歼灭战、心理战,毛泽东把这些玩得那叫一个炉火纯青。难怪现在还有人开玩笑说,老蒋这辈子最大的不幸,就是遇上了毛泽东这么个对手。这仗打得,简直能当艺术品来欣赏。
本文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杜绝低俗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