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 法布施小黄,专注 0 - 1 个人商业化!
帮助上班族用空闲时间,跑通一个能月入5000+的赚钱系统。
刚才和一位群友聊天,他说了一句话,我特别认同:“你无法成为你没见过的人。”
回头想想,确实如此。
我成长最快的那些节点,几乎都是因为遇见比自己厉害的人。
丛他们身上,我才打开思路:原来项目还能这么操作!原来钱还能这么赚!
也正因如此,我特别喜欢付费加入一些社群,链接大佬。
这么做不是为了拓展资源,更多的是想看看那些赚钱的人,他们是怎么做的?怎么思考的?
换句话说——“你见过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能成为谁”。
我举个例子:
19年左右,我老家隔壁镇有个人,在家开直播卖海鲜,一年赚了几百万。
周围人一看,“还能这么赚钱?” 就纷纷跟着做,很多人做到了年入几十万、上百万。
于是跟风模仿的越来越多,直接带动形成了海鲜产业带,为此,京东还在当地建了冷链运转中心。
再比如:
小黄群里有个30岁的奶爸程序员,对方原本的规划是想在大厂里一路升职加薪。
但这几年,大厂竞争越来越激烈,上升通道和机会也越来越小。
他又觉得,这样混日子也行,至少大厂待遇不错,也就没想着改变。
直到他看到我的文章,才意识到:把所有收入寄托在一份工作上,是有很大风险的。
于是就有了探索上班之外新出路的想法,主动找我进了群。
在群里,他看到了很多赚钱案例,尤其是AI编程方面的。
他就在想,该怎么用好自己的技术做副业?
去开发个产品?但不会营销推广;还是找个项目,用技术赋能。
巧的是,今年1月22日,我在群里分享了一份,程序员全职在家做二手书月入3-5万的复盘教程
因为见过,才会相信;相信了,才会尝试;只有尝试,才有可能成为。
于是他就照着教程做了起来:
为了选品,他写了采集软件,抓了孔网上100多万的图书数据,用算法分析出每本书最近三个月的销量和售价;
二手书项目要批量上架很多书,为了节约时间,他又写了一套rpa脚本用来自动发布商品
现在,他每天远程操作二手书项目,手上有3个账号,每天利润稳定在500 左右。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你能看见别人拥有的自由,你就越可能允许自己拥有它。
当你接触到自由职业者的工作方式,才可能敢于跳出朝九晚五的牢笼,筹备第二事业曲线。
当你亲眼见到有人靠写作养活自己时,写作才从“兴趣”转化为“可能的职业道路”。
当你看到身边的人用AI赚到了钱,你才会相信,然后去做,最终你也有可能赚到钱。
怎么做不重要,是否有人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见过谁”。
你和谁走在一条路上,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