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牛市里,最惨的不是散户,而是社保基金。A股有23个年利润超10亿的行业龙头,股价连续三年阴跌,硬生生跌回了2018年1800点的水平。
讽刺的是,这些公司多数是“全球唯一”的垄断性资产,比如万华化学,全球MDI市占率33%-38%,国内占比65%;珀莱雅是国货美妆第二,抖音渠道卖到行业前二。三年前,它们被捧为“长坡厚雪”的黄金资产,如今利润增长了,股价却创新低,连社保基金都被深套30多只重仓股,浮亏最高达70%。
利润增长挡不住抛售潮
珀莱雅2023年跌17%,2024年跌14%,2025年再跌3%。金龙鱼、迈瑞医疗、爱尔眼科、片仔癀……这些耳熟能详的行业巨头,全部逆势下跌。奇怪的是,它们的盈利能力并未崩溃:万华化学2024年MDI产能380万吨,全球市占率稳居第一钧达股份光伏电池全球市占率17.9%。三年前,它们赚得比现在少,但市场愿意给高估值。如今利润上来了,反而被疯狂抛售。
中药板块更惨。ST葫芦娃年内跌42%,东阿阿胶跌21%,片仔癀跌5%。 消费疲软直接冲击有消费属性的龙头,东阿阿胶内需弱、五年换五任一把手,高管集体离职,战略摇摆不定。 政策冲击更是雪上加霜:医保准入趋严,中药集采扩围,配方颗粒均价降超50%,利润空间被硬生生压缩。
抄底抄到“无底洞”
社保基金一向以稳健著称,但这轮下跌中,它成了“最惨耐心资本”。31只社保重仓股连续三年下跌,持仓量惊人的大:钒钛股份被社保503组合重仓1.8亿股,三年累计跌46%。保利发展被社保413组合持有1.04亿股,三年跌超52%。今年社保刚加仓的绝味食品,突然被ST,直接深套;安井食品、万华化学、坚朗五金等,社保也套得“结结实实”。
最典型的案例是舍得酒业。社保117组合在2022年三季度耗资4亿抄底,股价约170元,之后舍得酒业跌到40元附近,浮亏70%。这只股票遭遇了典型的“戴维斯双杀”:估值从40倍市盈率压到10倍,随后业绩暴雷,第二季度利润暴跌88%。 社保在下跌过程中不断加仓,最终泥足深陷。
宏观、政策、资金三重绞杀
节前资金避险是直接诱因。 国庆中秋长假临近,资金担忧海外市场波动,提前获利了结。9月26日,A股超3400只个股下跌,科技股集体熄火,立讯精密、工业富联等权重跌超5%。三季度末基金经理调仓,进一步加剧波动。
政策冲击则更持久。特朗普宣布对医药、家具等进口产品加征100%关税,直接冲击相关板块。国内中药集采、医保控费等措施,让曾经“躺赚”的医药龙头业绩失速。 长春高新从2020年最高683元跌至85元,集采政策叠加市场竞争,股价一蹶不振。
科技板块的“抱团叛变”更是致命。 中际旭创控股股东突然减持550万股,套现约23亿,成为压垮科技股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减持通过大宗交易完成,但对二级市场心理冲击巨大,抱团资金开始“叛变”,就像雷军演讲翻车后米粉转黑,一扇窗户被打破,所有人开始扔石头。
龙头股从“信仰”变成“风险”
三年前,市场给这些龙头股的逻辑是“长坡厚雪”,行业壁垒高、现金流稳定,值得长期持有。 但现在,同样的资产被贴上“风险”标签。消费疲软让金龙鱼、海天味业需求萎缩。光伏产能过剩让隆基绿能亏82亿,股价跌83%;政策不确定性让恒瑞医药市值蒸发3000亿。
甚至“全球唯一”的护城河也不再可靠。英伟达作为AI芯片霸主,一个月市值蒸发4060亿美元,高管套现6.3亿美元,市场突然质疑其高估值。 全球供应链重构、地缘政治摩擦,让洛阳钼业这类资源龙头对美出口跌34%,物流成本增18%。机构开始重新审视“垄断”的价值:护城河再深,也抵不过宏观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