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石墨缠绕垫片检测技术规范
一、检测范围
金属石墨缠绕垫片的检测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材料成分、力学性能及密封性能五个核心项目。
二、外观质量检测
表面检查
金属带与石墨带应间隔均匀,无断带、重叠、跳带现象
内外环表面无划伤、压痕、锈蚀等缺陷
石墨层无大面积脱落或明显裂纹
结构完整性
缠绕层数符合设计要求(通过截面解剖验证)
点焊间距≤50mm,焊点牢固无虚焊
外环与缠绕体间隙≤0.5mm
三、尺寸精度检测
检测项目
允许公差
检测工具
内径 ±0.3mm 数显游标卡尺
外径 ±0.5mm 大型千分尺
厚度 ±0.15mm 厚度规(0.01mm精度)
平面度 ≤0.1mm/100mm 光学平台+百分表
注:需按GB/T 4622.3标准进行全尺寸抽样检测
四、材料验证
金属带材质
光谱分析验证304/316L等牌号(Ni含量≥8%,Cr含量≥18%)
厚度公差±0.02mm(使用金相显微镜测量)
石墨带验证
碳含量≥99% (ASTM C561标准)
氯离子含量≤50ppm(离子色谱法)
硫含量≤800ppm(防止对不锈钢的腐蚀)
五、性能测试
压缩回弹率
测试标准:GB/T 12622
条件:室温→预压至垫片厚度的50%→卸载
要求:回弹率≥18%
应力松弛测试
150℃下加载70%屈服应力,1000小时后应力损失≤35% (ASTM F38)
六、检测环境要求
温度:23±5℃(参照ISO 17025实验室标准)
湿度:≤60% RH
垫片存放时间:从生产到检测≥24小时稳定期
七、检测报告要求
报告必须包含:
批次号及生产日期
材料质保书编号
全尺寸检测数据表
密封试验压力曲线图
第三方检测机构CMA/CNAS认证标识(如委托检测)
本规范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制定,实际检测应结合具体工况要求调整参数。建议每批次抽样率不低于5%,高压工况产品需进行100%气密性检测。检测设备需定期通过计量认证,人员应持有无损检测(NDT)或材料检验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