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港堆积如山的空集装箱之间,1575名码头工人正在争夺仅有的733个工作岗位,这一幕成为2025年夏天全球贸易变局最沉默的见证。
2025年7月,白宫的一纸关税令划破了全球市场的平静。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150多个“非主要经济体”统一征收10%至15%的新关税,将全球超过70%的经济体卷入这场贸易风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当天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贸易信心指数已跌至近二十年最低点。而在同一天,美国商务部对中国石墨产品加征93.5%的反倾销税,综合税率达到惊人的160%。
01 关税风暴眼,全球贸易的转折时刻
7月16日中午的白宫记者会看似波澜不惊,特朗普轻描淡写地宣布了对“非主要经济体”的统一关税政策。他避而不谈细节,只强调所有国家都将面临相同税率,实施日期锁定在8月1日。
这已是特朗普本月内第三次挥舞关税大棒。此前,他已向巴西(50%)、加拿大(35%)、欧盟和墨西哥(30%)等主要贸易伙伴发出关税威胁。
只有印尼通过谈判将税率从32%降至19%,这一“成功案例”增强了特朗普对高压策略的信心。
多米诺骨牌效应瞬间显现。国际商会数据显示,仅东南亚区域出口订单一周内缩水17%,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地多家电子、纺织、农产品企业宣布停工裁员。
世界贸易组织7月18日发布的简报显示,全球平均进口关税水平同比上涨93%,创下自2000年以来最大增幅。
02 石墨战场,新能源产业链的震动
当全球目光聚焦150国关税时,美国商务部与财政部悄然抛出了另一枚“深水炸弹”。针对中国含碳量≥90%的天然、合成或混合石墨,加征93.5%的反倾销税,使综合税率达到惊人的160%。
这一决策背后是美国活性阳极材料生产商联盟的控诉。该组织称中国通过政府补贴压低价格,导致美国本土石墨产业份额从2018年的23%骤降至2024年的8%。
市场反应立竿见影。7月下旬中国石墨出口美国单日成交量环比下滑近90%,部分企业订单总量腰斩。特斯拉、通用、福特等美系车企紧急调整采购计划,转向加拿大、澳洲等替代供应商。
“每千瓦时电池成本增加7美元,整车电池成本或上涨1000美元以上。”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给客户的报告中警告。这一增幅将直接侵蚀韩国电池商一至两个季度利润。
03 稀土博弈,贸易战的戏剧性转折
在中美贸易对抗的棋盘上,稀土始终是一枚特殊棋子。中国海关总署7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对美稀土永磁体出口量飙升至352.8吨,较5月暴增660%,创2024年10月以来单月新高。
这一戏剧性转折发生在中美6月达成稀土贸易协议后。4月初中国将钕、镝等稀土元素纳入出口限制清单后,45月对美稀土磁体出口量骤降至53吨(同比下降82%),导致美国通用汽车、德国博世等企业被迫暂停部分生产线。
中国稀土集团战略发展部负责人透露,此次出口激增是“精准调控”的结果:“我们优先保障签署长期采购协议的客户,但对美出口仍严格控制在配额的60%以内。”
美国本土替代步履维艰。MP Materials的芒廷帕斯稀土矿虽获国防部4亿美元注资,但其分离产能仅恢复至设计值的45%,磁材成品率不足60%。
电子垃圾回收方案的实际成本高达380美元/公斤,是进口中国磁体的2.3倍。
04 全球反击,贸易战火蔓延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强烈反弹,昔日盟友纷纷倒戈。欧盟迅速拟定价值720亿欧元的反制清单,涵盖波本威士忌等标志性美国商品。
欧盟轮值主席国丹麦外长拉斯穆森宣称,欧盟已做好准备,必要时将采取有力且对等的报复措施。
加拿大政府控制的酒类商店开始下架美国波本威士忌等产品,以此直接回应美国的关税政策。巴西总统卢拉面对50%的惩罚性关税拍案而起:“美巴贸易只占巴西GDP的1.7%要征税也该是我们对美国征税!”
更令白宫措手不及的是新德里的转向。7月中旬,印度外长苏杰生突然现身北京,这是印巴关系恶化后印度高层首次访华。特朗普试图拉拢印度对华加征关税的如意算盘,反而将这两个亚洲巨人推向了共同反制的战壕。
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瑞贝卡·格林斯潘发出严厉警告: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导致全球供应链成本严重扭曲,叠加关税将使最不发达的46个经济体出口降幅高达54%。
05 暗流涌动,谈判桌前的博弈
在关税战火背后,外交渠道的沟通从未停止。7月12日,王毅外长在东亚合作年度系列外长会上与鲁比奥闭门会谈,用16个字定调中美关系:“加强接触、防止误判、管控分歧、拓展合作”。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7月16日试图安抚市场,暗示中美关税休战截止日期(8月12日)可以灵活调整,并表示希望在8月初与中国进行第三轮会谈。
由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组成的高级代表团计划赴华谈判。
白宫内部的分歧公开化:特朗普坚持高压策略,而产业界则强烈呼吁放松管制。共和党试图削减新能源补贴,这与石墨关税重创美国电动车产业的政策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启动对进口无人机和多晶硅的“国家安全调查”,虽然未点名中国,但矛头直指占据全球多晶硅供应92.08%的中国企业,以及垄断美国商用无人机市场90%份额的大疆公司。
06 连锁反应,全球经济的疼痛传导
贸易战的代价正在全球范围内传导。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7%,创下近五个月来最大涨幅。服装、家居用品、玩具及体育用品等进口商品价格普遍上涨。
洛杉矶港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自5月以来港口货物吞吐量暴跌25%。7月16日清晨,1575名码头工人争夺仅有的733个工作岗位。西雅图港在5月7日创下零货船到港的纪录,长滩港货运量暴跌超过30%。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加征关税的成本98%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警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成为压垮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世贸组织预测,若“对等关税”全面落地,2025年全球贸易增速将从3.3%骤降至4.3%。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则警告,叠加关税将使最不发达的46个经济体出口降幅高达54%。
太平洋上,八艘满载美国乙烷的货轮驶向中国港口,与此同时一艘载着稀土的集装箱船正驶向洛杉矶。
这相向而行的船队成为2025年夏天最深刻的隐喻:贸易战的硝烟弥漫全球,但经济血脉仍在博弈中艰难流淌。
起重机在港口沉默矗立,等待穿越关税惊涛的货船。而在谈判桌前,中美代表团即将开始新一轮磋商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仍在寻找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