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4岁的武警战士李明怎么也没想到,扶起一个摔倒的老人,竟然会让他背上9.4万元的"债务"。
面对老人的无理要求,他选择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方式来处理。
当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围观的群众都惊呆了,而那位大妈更是直接愣在了原地...
李明是驻扎在市区的武警支队的一名班长,今年24岁,河南人。
从军三年来,他一直以助人为乐著称,战友们都叫他"活雷锋"。
这天下午,李明刚刚结束训练,准备去市区给家里买些特产寄回老家。
"明哥,又要去给家里寄东西啊?"新兵小王笑着问道。
"嗯,我妈最爱吃这边的酱菜,趁着休假给她买点。"李明整理着便装说道。
"你对家里人真好,我们都要向你学习。"小王羡慕地说。
李明笑了笑,换好衣服就出了营门。
虽然换了便装,但他挺拔的身姿和干练的气质,还是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军人身份。
下午三点多,正是市区最繁忙的时候。
李明坐公交车来到市中心的步行街,这里有一家老字号的酱菜店。
"小伙子,又来买酱菜啊?"店老板认出了这个经常来的客人。
"是的,我妈特别爱吃您家的泡菜。"李明礼貌地回答。
"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我给你多装点。"老板热情地说。
买完东西,李明准备去附近的邮局寄包裹。
从酱菜店到邮局只有两条街的距离,需要经过一个十字路口。
正值下班高峰期,路口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
李明排在人行道等红灯的队伍中,手里提着给家人买的特产。
这时,他注意到前面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穿着一身深蓝色的外套。
老太太手里提着一个很重的布袋,里面装着从菜市场买的菜。
"这么重的东西,老人家一个人提着真够呛。"李明心里想着。
绿灯亮了,人群开始过马路。
老太太走得比较慢,李明本来想上前帮忙,但考虑到可能会被误解,就跟在后面慢慢走。
就在快要走到马路对面时,意外发生了。
老太太的脚似乎被地面上的一块凸起绊了一下,身体失去平衡,向前倒去。
"小心!"李明本能地喊了一声。
没有任何犹豫,他立刻冲上前去,想要扶住即将摔倒的老人。
但由于距离稍远,等他赶到时,老太太已经摔在了地上。
李明赶紧弯腰去扶老人:"大妈,您没事吧?我扶您起来。"
老太太躺在地上,表情痛苦:"哎呦,疼死我了,腿疼得厉害。"
"您别着急,我扶您坐起来看看。"李明小心地搀扶着老人。
周围的行人看到有人摔倒,也纷纷围了过来。
"老人家摔得重不重?"有人关心地问。
"要不要叫救护车?"另一个人建议道。
李明扶着老太太慢慢坐起来:"大妈,您感觉哪里疼?"
老太太龇牙咧嘴地说:"腿疼,胳膊也疼,浑身都疼。"
"那我们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吧。"李明担心地说。
就在这时,老太太突然抓住了李明的胳膊。
"小伙子,是你撞倒我的吧?"老太太的语气突然变了。
李明愣了一下:"大妈,我没有撞您,是您自己摔倒的,我看到了才来扶您的。"
"胡说!明明就是你撞的我!"老太太的声音提高了,"我好好走路,怎么可能自己摔倒?"
围观的群众开始议论纷纷。
"这老太太是不是想讹人啊?"
"现在这种事太多了,好心没好报。"
"小伙子看起来挺老实的,应该不会撞人。"
李明耐心地解释:"大妈,真的不是我撞的您,我是看您摔倒了才过来扶您的。"
"不管怎么说,现在我受伤了,你就得负责!"老太太态度坚决。
李明有些无奈,但还是说:"好吧,我陪您去医院检查,如果真的是我的责任,我会承担的。"
"这还差不多。"老太太的态度稍微缓和了一些。
李明搀扶着老太太站起来,准备叫出租车去医院。
"等等,我的菜都洒了,你得赔我菜钱。"老太太指着散落在地上的蔬菜说。
李明看了看地上的菜,确实洒了不少:"好,我赔您菜钱。"
"还有我的衣服,看看,都蹭脏了。"老太太又指着自己的外套。
李明仔细看了看,外套上确实有一些灰尘:"行,衣服的钱我也出。"
周围的人看到李明这么好说话,都为他感到担心。
"小伙子,你别什么都答应,小心被讹。"有人小声提醒。
但李明觉得,既然老人受伤了,而且自己确实在场,帮助一下也是应该的。
到了医院,李明陪着老太太挂号、排队、检查。
拍片结果显示,老太太的腿部有些软组织挫伤,但没有骨折。
医生建议休息几天,开了一些消炎止痛的药。
"医生,我这伤严重吗?要多长时间才能好?"老太太问道。
"不算严重,好好休息一周左右就没事了。"医生回答。
李明听了松了一口气:"大妈,还好不严重,您好好休息就行了。"
但老太太的脸色却不太好看:"什么叫不严重?我这一把年纪了,摔一跤影响很大的。"
从医院出来,李明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
他主动承担了所有的医疗费用,总共花了400多元。
"大妈,医药费我都付了,您回家好好休息吧。"李明说道。
"就这样?"老太太突然停下脚步。
"还有什么问题吗?"李明疑惑地问。
"小伙子,你以为付个医药费就完事了?"老太太的态度又变了。
李明感到不妙:"您还有什么要求?"
"我这一摔,后续治疗、营养费、误工费,还有精神损失费,你都得负责。"老太太理直气壮地说。
"大妈,医生说您没什么大问题,休息几天就好了。"李明试图解释。
"什么叫没大问题?我现在走路都疼,谁知道会不会留下后遗症?"老太太越说越激动。
"那您想要多少钱?"李明无奈地问。
老太太伸出一个手指:"这个数。"
"一千?"李明猜测道。
"什么一千?十万!"老太太大声说道。
李明差点被吓一跳:"十万?大妈,这也太多了吧?"
"一点都不多,我打听过了,像我这种情况,十万都算少的。"老太太一副很懂的样子。
周围路过的人听到"十万"这个数字,都停下来围观。
"这老太太是狮子大开口啊。"
"十万块,这是敲竹杠吧。"
"小伙子遇到麻烦了。"
李明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冷静:"大妈,十万真的太多了,我一个当兵的,哪有那么多钱?"
"当兵的怎么了?当兵的撞了人就不用赔钱吗?"老太太态度强硬。
"我真的没有撞您,是您自己摔倒的。"李明再次强调。
"不管怎么说,现在我受伤了,你在场,你就得负责。"老太太不讲理地说。
围观的群众看不下去了,纷纷为李明说话。
"老太太,你这样不对,明明是自己摔的。"
"就是,人家小伙子好心扶你,你反而讹人。"
"现在怎么有这样的人,太没良心了。"
但老太太完全不理会这些声音:"你们懂什么?我摔伤了就是事实。"
李明看着这个情况,心里很无奈。
他想到了自己的家庭,父母都是农民,供他当兵已经不容易了。
十万块钱,对他来说确实是个天文数字。
"大妈,要不这样,我们去派出所,让警察来处理这件事。"李明提议道。
"去就去,我怕什么?"老太太毫不示弱。
就这样,一群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附近的派出所。
值班民警听了双方的陈述,调取了附近的监控录像。
监控显示,确实是老太太自己摔倒的,李明是在她摔倒后才过去扶的。
"看到了吧,监控很清楚,是老太太自己摔的。"民警对老太太说。
"监控能说明什么?也许是他推了我一下,监控看不清楚。"老太太依然不依不饶。
民警摇了摇头:"老太太,监控很清楚,你不能这样诬赖好人。"
"什么诬赖?我就是被他害摔的,他必须赔钱。"老太太态度坚决。
民警看向李明:"小伙子,按照法律,你没有责任,你完全可以拒绝赔偿。"
李明想了想说:"警察同志,虽然法律上我没责任,但老人家确实受伤了,我愿意承担一部分费用。"
"你看,他自己都承认了,就是他的责任。"老太太立刻抓住这句话。
民警无奈地摇头:"这是人家的善意,不代表承认责任。"
经过长时间的调解,双方还是没有达成一致。
老太太坚持要十万,李明表示最多能出五千。
"五千?打发叫花子呢?"老太太很不满意。
"大妈,五千已经是我的极限了,我一个月工资才三千多。"李明诚恳地说。
"不管你工资多少,反正我要十万,一分都不能少。"老太太毫不让步。
眼看调解无果,民警建议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既然协商不成,你们可以通过法院解决。"民警说道。
老太太听到要打官司,有些犹豫了。
她知道打官司既费时又费钱,而且胜负难料。
"算了,我也不想打官司,但是你必须给我一个说法。"老太太对李明说。
"您想要什么说法?"李明问道。
老太太想了想:"你写个欠条,先欠我9万4千,以后慢慢还。"
李明愣了一下:"为什么是9万4千?"
"十万减去你刚才说的五千,还有医药费,就是9万4千。"老太太算得很清楚。
周围的人都觉得这个老太太太过分了。
"这老太太真是不要脸,明明是讹人。"
"小伙子千万别写欠条,写了就说不清了。"
"是啊,这种人就是得寸进尺。"
李明看着老太太,又看看围观的群众,心里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写欠条意味着承认欠债,但不写的话,这件事可能没完没了。
"我可以写欠条,但是有个条件。"李明突然说道。
"什么条件?"老太太警觉地问。
"我要在欠条上写明具体情况,不能只写欠钱。"李明说道。
老太太想了想:"可以,但是金额不能少。"
李明找民警借了纸笔,当着所有人的面写下了一张欠条。
写完后,他大声念了出来:
"今因扶助摔倒老人王桂花,被要求赔偿9万4千元,现立此欠条为证。欠款人:李明。时间:2024年8月15日下午5时30分。"
老太太听完觉得没问题,收下了欠条。
"这还差不多,记住,你欠我9万4千,可别想赖账。"老太太得意地说。
李明点点头:"我不会赖账的。"
"那就好,我等你的钱。"老太太说完就准备离开。
"等等,大妈。"李明叫住了她。
"还有什么事?"老太太回头问。
"我想问一下,您的全名是王桂花对吧?"李明确认道。
"没错,王桂花,怎么了?"老太太疑惑地回答。
"没什么,只是想确认一下。"李明说道。
老太太满意地离开了,围观的群众都为李明感到不值。
"小伙子,你太老实了,被人家讹了还给人家写欠条。"
"是啊,这种人就不能惯着。"
"你这9万多块钱什么时候能还完啊?"
李明苦笑着摇摇头:"谢谢大家关心,我会想办法的。"
民警拍拍李明的肩膀:"小伙子,你做得对,虽然法律上你没责任,但你的善良值得尊敬。"
"谢谢警察同志理解。"李明感激地说。
从派出所出来,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
李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部队,战友们看到他这个样子,都很关心。
"明哥,你怎么了?看起来不太好。"小王担心地问。
"遇到点事,没什么大不了的。"李明不想让战友们担心。
但纸包不住火,很快整个班里都知道了李明的遭遇。
"什么?被讹了9万多?"班副张华惊讶地说。
"明哥,你怎么还给人家写欠条啊?"另一个战友也不理解。
"这种事应该坚决拒绝,不能助长这种风气。"有人愤愤不平地说。
李明解释道:"我也是没办法,总不能和一个老太太一直纠缠下去。"
"可是9万多块钱不是小数目啊,你拿什么还?"张华担心地问。
"慢慢想办法吧。"李明无奈地说。
战友们都为李明的遭遇感到愤怒,纷纷表示要帮他想办法。
但李明阻止了大家:"这是我的事,我自己处理就行了。"
第二天一早,李明早早起床,开始了他的"计划"。
他首先来到部队的网络中心,申请使用电脑查询资料。
"班长,你要查什么?"值班员小陈好奇地问。
"查一些个人信息,工作需要。"李明简单回答。
李明在电脑上输入了"王桂花"这个名字,开始搜索相关信息。
很快,他就找到了关于这个王桂花的详细资料。
原来,王桂花今年63岁,是当地有名的"职业碰瓷者"。
在过去两年里,她已经"被撞"了十几次,每次都能获得几千到几万不等的赔偿。
最夸张的一次,她声称被一辆电动车撞伤,要求赔偿15万元。
"果然如此。"李明看着屏幕上的信息,心中的计划更加清晰了。
他继续搜索,发现王桂花还有一个儿子叫王强,在市区经营一家小公司。
更重要的是,王强曾经因为诈骗罪被判过刑,刚刚出狱不到半年。
"这对母子还真是不简单。"李明自言自语道。
接下来,李明又查询了王桂花的住址和联系方式。
令他意外的是,王桂花居然住在市区一套价值200多万的房子里。
"一个经常讹人的老太太,居然住这么好的房子?"李明觉得很奇怪。
经过进一步调查,他发现这套房子是王桂花儿子王强的名字。
而王强的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年收入却相当可观。
"看来这对母子的'生意'做得不错。"李明心中有了数。
查完资料,李明又来到部队的法律咨询室。
"李班长,有什么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吗?"法律顾问刘律师问道。
"刘律师,我想了解一下敲诈勒索罪的相关法律条文。"李明直截了当地说。
刘律师有些意外:"敲诈勒索?你遇到什么问题了?"
李明简单地讲述了昨天的遭遇,但没有提到自己的计划。
"按你描述的情况,这个王桂花的行为确实涉嫌敲诈勒索。"刘律师分析道。
"那如果她之前还有类似行为,会怎么样?"李明追问。
"如果是累犯,而且金额巨大,可能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刘律师解释说。
"多少金额算巨大?"李明继续问。
"根据相关法律,敲诈勒索金额超过10万元,就属于数额巨大了。"刘律师详细说明。
李明点点头:"我明白了,谢谢刘律师。"
下午,李明请了假,穿着便装来到市区。
他首先来到昨天事发的那个十字路口,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
李明发现,这个路口附近有好几个监控摄像头,角度覆盖得很全面。
"监控这么全,她还敢在这里碰瓷,胆子真够大的。"李明想道。
接下来,他又来到附近几家商铺,以聊天的形式了解情况。
"老板,昨天下午这里是不是有个老太太摔倒了?"李明问一家便利店老板。
"是啊,我都看到了,那老太太明明是自己摔的,还赖人家小伙子。"老板愤愤不平地说。
"这种事经常发生吗?"李明装作随意地问。
"别提了,那老太太我认识,三天两头在这一带'摔跤',专门讹好心人。"老板压低声音说。
"真的假的?"李明装作很惊讶的样子。
"千真万确,前个月还讹了一个送外卖的小哥5000块钱。"老板爆料道。
李明又走访了几家店铺,得到的信息基本一致。
王桂花在这一带确实"名声在外",是个职业碰瓷者。
甚至有店主告诉他,王桂花每次得手后,都会和儿子一起来附近的饭店庆祝。
"看来是时候收网了。"李明心中想道。
晚上七点,李明来到王桂花住的小区门口。
这是一个高档小区,保安很严格,不是业主不能随便进入。
李明在小区门口观察了一会儿,看到了王桂花的身影。
她正和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从小区里走出来,那应该就是她儿子王强。
"妈,今天的收获不错,那小子还挺配合的。"王强笑着说。
"可不是嘛,9万4千呢,够我们潇洒一阵子了。"王桂花得意地回答。
"就是不知道那小子什么时候能把钱给齐。"王强有些担心。
"不急,反正有欠条在手,他跑不了。"王桂花信心十足。
两人有说有笑地走向停在路边的一辆宝马车。
李明看着这一幕,心中的愤怒更加强烈了。
这对母子把讹诈当成了生意,完全没有任何羞耻之心。
"是该让他们付出代价了。"李明暗下决心。
第二天上午,李明再次来到昨天那个派出所。
"小伙子,你怎么又来了?"值班民警认出了他。
"警察同志,我要报案。"李明严肃地说。
"报什么案?"民警疑惑地问。
"我要举报王桂花涉嫌敲诈勒索罪。"李明拿出一个文件袋。
民警接过文件袋,里面是李明收集的所有证据材料。
包括王桂花的犯罪记录、她在各个地方碰瓷的视频截图、受害者的证言等等。
"这些资料你是怎么得到的?"民警惊讶地问。
"有些是公开资料,有些是我这两天调查获得的。"李明如实回答。
民警仔细看了看这些材料,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这个王桂花确实有问题,我们会立案调查的。"民警说道。
"还有一点,她昨天勒索我的金额是9万4千元,加上她之前的犯罪记录,应该构成数额巨大的敲诈勒索罪。"李明补充道。
民警点点头:"我们会依法处理的,你做得很好。"
下午三点,王桂花正在家里计算这次"收获"的分配方案。
"妈,那个当兵的看起来挺老实的,应该会按时给钱。"王强说道。
"肯定会给,这种人最讲信用了。"王桂花得意地说。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谁啊?"王桂花问道。
"警察,开门。"门外传来威严的声音。
王桂花和王强对视一眼,都有些紧张。
"会不会是那个当兵的报警了?"王强小声问。
"不可能,他都写欠条了,怎么会报警?"王桂花强自镇定。
开门后,几名警察亮出证件:"王桂花,你涉嫌敲诈勒索罪,现在依法逮捕你。"
"什么?敲诈勒索?我没有敲诈勒索!"王桂花大声抗议。
"证据确凿,请配合我们的工作。"警察严肃地说。
王强想要阻拦,也被警察控制住了。
"我儿子没有犯罪,你们不能抓他!"王桂花喊道。
"王强涉嫌共同犯罪,也需要接受调查。"警察回答。
就这样,王桂花母子俩被带走了。
邻居们看到这一幕,纷纷议论起来。
"早就该抓她了,这老太太专门讹人。"
"可不是嘛,我们小区的人都知道她干的那些事。"
"活该,恶人自有恶人磨。"
当天晚上,这件事就上了当地的新闻。
"职业碰瓷者王桂花落网,涉案金额超过50万元。"
新闻中详细报道了王桂花多年来的犯罪行为,以及这次被抓的过程。
李明坐在宿舍里看着新闻,心中感到一阵轻松。
"明哥,你看新闻了吗?那个讹你的老太太被抓了!"小王兴奋地跑进来说。
"看到了,真是恶有恶报。"李明淡淡地说。
"这下好了,你不用还那9万多块钱了。"张华也很高兴。
"是啊,而且这种人被抓,以后就不会再有其他好心人受害了。"另一个战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