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产品展示 >

又一国妥协了?越南对美国零关税,但美国人却高兴不起来

发布日期:2025-07-18 16:51:04|点击次数:194

90天限期一天天逼近,特朗普又放了个大招。这次轮到越南被点名,宣布“达成贸易协议”,直接开出两道硬菜:所有输美商品统一20%关税,转口商品再加码40%。有人说越南这是向美国彻底低头,问题真有这么简单吗?

贸易谈判桌上,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不得不低头的现实。

回看特朗普这些年嚷嚷着让全世界“排队签协议”。英美算走在前头,其余都在观望。越南这次被拎出来作典型,特朗普话里话外透着胜利者的口气,说越南要给美国商品零关税,自己赢了;可美国媒体转头就让人警醒:美方收关税,是美国进口商买单,不是越南搅局。

美国政府和越南那边的说法完全对不上。美国口中的“协议”——请注意,只是“特朗普宣布的协议”,越南政府的官方新闻稿却只是就“公平互惠贸易协定框架”达成了个声明,还专门拿出大排量汽车来安抚美方。真正的协议细节,谁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里面没有什么平等互利,更多是“不得不服软”。

细看越南的经济结构,再套上这20%关税,冲击力可不是一般大。去年越南对美出口1360亿美元,占了GDP的28.3%。电子、纺织、家具,样样离不开美国市场。你让工厂掏出20%当“保护费”,这利润直接砍半还打个折。企业贴不住,不是倒闭就是外迁,几百万就业砸在一夜之间。这不是贸易谈判,这是对产业链的外科手术。

越南过去这些年,吃着加工贸易的红利,包括不少中国企业到越南“转口”闯美国市场。现在美国连“转口贸易”都明码标价加上40%,那些靠在越南贴牌出口的企业,谁扛得住?中国零部件供货占越南电子产品的60%,一旦成本飞涨,这些企业不是撤回中国,就是寻下家。谁愿意眼睁睁让利润蒸发?投资热钱一哄而散,GDP几个月内可能就来个“跳水动作”。

别忘了,所谓“零关税”,美国只让自家的货占便宜。表面看,美国手机、汽车进越南可以降价。实际美国能卖多少高科技产品进越南?人家根本需求不大。美国拿手的,是谷物、大豆、肉类、乳制品这类大宗农产品。谁担心?越南农民最怕。欧美低价农货一旦倾销,越南的农业体系顶得住吗?常年外贸顺差的优势,很可能被美国的一纸协议撬倒。

讲真,越南现在经济状况并不太妙。地产泡沫破裂,股市动荡,出口暴跌,这几年已经够难熬了。美国这根“救命稻草”虽然贵了点,但对越南政府来说也是无奈之举。但如果答应了特朗普的全部条件,不止是自家产业要受伤,东盟贸易结构都跟着一起遭殃。

你看美国人倒也没闹“庆功宴”。虽然特朗普把自己捧得跟“救世主”一样,但美国国内反而闹情绪。毕竟,这些关税转了一圈,账单最后都落在美国自家老百姓头上。纺织、家具、服装,这些日用品消费直接涨价,老美买单可不是第一次了。

特朗普所谓“对等关税”的漂亮话,实际上是把全球供应链拍成了大锅饭——谁都跑不掉,但苦的是老百姓。

假如越南真“滑跪”签了这份协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越南出口短期内还能维持,但利润被吞噬,企业流失,长期增长断档;美国企业表面赢了,但实际采购成本上升,最终消费者受害。美国在全球供应链里捏了一只气球,另一头总会漏气,不可能真正赢得高枕无忧。

更关键,这场贸易大棒砸下来,对中国毫无新意——但对东南亚国家,却是一记警钟。不要以为避开中国就能一劳永逸。全球产业链就是水银泻地,堵住一头,迟早漏到下一处。美国开了先例,东盟各国要么被迫站队,要么承压转移产业。这种“硬上弓”,注定没有双赢。

很多人总幻想东盟可以两头赚钱,两边得利。但现实一点讲,除了中国,绝大多数国家没有和美国讨价还价的资格。连越南都要被当成“活教材”,谁还敢轻易走到美国那一边?而且越南越想“分蛋糕”,损人利己,最后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外交搞得像买菜讨价还价,结局只有不痛快。贸易战没有一方能真正获益,更没有救世主——谁都得为自己的决定买单。

说到底,这场协议闹剧只是揭开了全球供应链的另一面。看似简单的“关税账”,背后是一连串产业链的连环反应。越南的故事没完,东盟的挣扎还没到头。等财经数据出来,丧钟敲响的,未必只是越南自己。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