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对华加税新动作冲击汽车消费,复审临近企业如何应对变局
墨西哥最近的一招加税,全世界都盯着,尤其是中国企业和那些对拉美市场有期待的人。事情的起因就是墨西哥政府打算把来自中国等非自贸协定国家的商品关税最高拉到50%,提案涵盖汽车、钢铁、纺织品到日用品、玩具几乎无所不包。从刚刚递提案到还要议院审批,如果真生效,最快也是2026年底才全面落地,不过相关企业已经坐不住了。
说到影响,大家关心的几大块首先是汽车和制造业。本来中国造的车和零部件在墨西哥市场就很有竞争力,去年中国品牌汽车占墨进口量三成,轻型车市场大约两成份额。高关税来了,不仅中国车企头疼,就连通用、福特这些国际巨头在中国工厂生产、再卖到墨西哥的车也都得考虑成本飙升。墨西哥自己也承认了这个现实,经济部长都说要把关税上调到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顶格。听着像保护本土产业,背后更多还是对美贸易和政治压力在作祟。
这事儿跟美墨加协定临近复审脱不开关系。美国最近频频施压,要墨西哥在对华贸易上“保持同步”,墨政府当然不想一不留神丢了对美出口这一基本盘,尤其是美国市场占到了墨西哥出口的九成。据分析,墨方这一系列举动既是寻求讨好美国,也是在为2026年开启的协定审核留筹码,说白了复审结果直接决定墨西哥的经济命脉,美国肯定不会轻易让中国资本借墨西哥入场。
墨西哥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人支持加关税,说能保住几十万个制造业岗位,也有声音质疑墨自家的电动车产业链根本没那么成熟,关税一上来只会让商品变贵、老百姓买不起。还有中国科技商会跳出来警告,搞激进关税只会拖慢墨西哥吸收新技术的进程,连带通胀压力和最低工资购买力都有可能受到冲击。企业家们看得更实际,有的已经暂停原计划投资,甚至考虑去越南开工厂,有家中资电路板公司因为被列入关税清单,干脆不在墨西哥建厂了。
再放眼电商,有数据显示,中国卖家在墨西哥电商平台市场份额不断升高,但本地执法和关税障碍也越来越多。有玩跨境电商的朋友都被首都的一场打击行动吓过,不过监管主要管已落地的商贸公司,真正对全行业影响更大的还是关税和新贸易规则这些政策层面的东西。
很多业内人士建议,中企要看准墨西哥基础设施和人口红利,别只盯出口,应该提高当地投资和本地化占比。墨西哥有1.26亿人口,中产正快速扩张,要是布局得好,市场空间其实很大。更别说当地基建升级正快马加鞭,未来可能更适合深耕本土生产。
历史上墨西哥也一直在平衡“进口替代”和对外贸易,如果这轮加税真的落地,未必就是封死中国企业的路,说不定能够推动更多中企考虑合资、建厂,变身本地团队来应对不确定性。现在局势还很悬着,不少企业在等看政策怎么真落地。有的继续稳步推进出口,有的转向直接投资,还有的观望着,随时调整策略。
你觉得中国企业该怎么走?欢迎在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