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纸黑字的饥荒报告,以色列却说粮管够,谁在对世界撒谎?
有些报告,一旦公之于众,就不仅仅是纸上的墨迹,它是一份已经送达的死亡判决书,也是一柄悬在文明头顶的道德审判之剑。综合粮食安全阶段分类(IPC)那份关于加沙的饥荒报告,就是这样一份文件。
你得知道,IPC这个机构,在人道救援圈里,向来是以严谨甚至有点“磨叽”著称的。他们就像是饥荒世界的法医,每一个结论都得经过层层解剖,拿出铁证。过去在别的灾难里,一线救援人员没少抱怨他们,说他们太小心了,非要等到饿殍遍地才肯敲下“饥荒”的实锤。所以,当这个一向“反应迟钝”的国际裁判,为加沙吹响了最尖厉的哨声,宣布那里进入五级“灾难性”饥荒时,整个世界都该感到一阵寒意。
这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个冰冷的数学公式。极度的食物短缺,骨瘦如柴的急性营养不良,还有因饥饿而不断攀升的死亡数字,这三个条件,像三把残酷的钥匙,同时插进了锁孔,打开了加沙地狱般的大门。报告里的数字让人喘不过气:超过五十万的巴勒斯坦人,也就是四分之一的人口,正在活活挨饿。这个数字还在像滚雪球一样变大,用不了多久,可能就会再添上十几万。
即便如此,IPC的报告仍然留了一手。对于加沙最北部的惨状,尽管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饥荒早已是既成事实,但因为缺乏绝对可靠的数据通路,报告里并没有把“饥荒”这个词正式扣上去。这种近乎刻板的严谨,反而让那份已经公布的结论,显得更加沉重,更加不容置疑。
可想而知,以色列那边立刻就跳了起来。他们的反应,就像一个被抓了现行的窃贼,非但不认账,还反咬一口,指责IPC被哈马斯当猴耍了,甚至坚称自己运进加沙的粮食堆积如山。这种辩解,听起来就像是在说“何不食肉糜”的现代版本,不仅苍白,而且可笑。国际刑事法院的裁决早就给这种说法打了脸,更别提从加沙那片被封锁的土地上,每天传出的无数血泪控诉。
无国界医生组织的诊所里,孩子们的手臂细得像干枯的树枝,急性营养不良的曲线图陡峭得像悬崖。巴勒斯坦的医生、记者,还有那些幸存的普通人,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出微弱的声音,讲述着自己如何连续几天靠喝水维生,体重掉了几十斤,虚弱到连走路都摇摇晃晃。
饥荒的镰刀,总是先砍向最脆弱的麦秆。年幼的孩子,衰弱的老人,还有那些本就带着病痛的人,他们成了第一批倒下的人。而以色列的回应,却冷酷得让人心头发麻。他们的发言人,还有那些活跃在网络上的代理人,轻描淡写地把这些逝去的生命归结为“其他原因”,仿佛饥饿不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一阵无关紧要的风。
为了让自己的谎言听起来更真实,以色列干脆拉起了信息的铁幕。他们严禁外国媒体独立进入加沙报道,却精心挑选了一批对他们抱有好感的所谓“网红”,放进去拍一些经过“美颜”的视频,试图告诉世界:看,这里没那么糟,问题都出在哈马斯和联合国身上。
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UNRWA),这个在当地运作了几十年、养活了无数巴勒斯坦难民的机构,更是成了以色列的眼中钉。前段时间,以色列指控该机构有十几名雇员参与了去年的袭击事件,这一指控直接导致美国等主要资助国暂停了拨款,UNRWA一度濒临瘫痪。尽管后来独立调查并未发现确凿证据,一些国家也恢复了援助,但这一系列操作,无疑是对加沙人道救援体系的一次精准打击。
援助的“武器化”,这个词听起来很刺耳,却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各大援助机构在一封联名信里,几乎是哀嚎着控诉以色列新出台的登记规则。那套繁琐到极致的官僚程序,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让运送救援物资的卡车困在原地动弹不得。许可证要么根本拿不到,要么审批过程像天气预报一样毫无规律。就在不久前,还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面粉大屠杀”,绝望的民众冲向为数不多的救援卡车,换来的却是以色列军队的枪林弹雨,上百人倒在血泊中,他们至死都没能拿到那袋救命的面粉。
最让人愤怒和绝望的是,这场吞噬生命的饥荒,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不是非洲大旱,也不是东南亚海啸,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人祸。几个月来,关于加沙营养状况的警报,一声比一声响亮。只要以色列愿意,他们随时可以打开足够多的口岸,简化援助流程,建立可靠的分配机制。作为占领了加沙超过七成土地的军事占领方,国际法白纸黑字地规定了他们有保障平民生存的法律义务。
为了绕开陆路封锁,美国甚至牵头搞了一个耗资数亿美元的临时浮动码头,试图从海上开辟一条生命通道。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它恰恰证明了陆路通道的人为梗阻是多么严重。这个码头不仅杯水车薪,而且建成后不久就因天气原因损坏,成了国际笑话,更凸显了这种“绕道而行”的荒谬和低效。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话说得非常重,他直言加沙的饥荒是“人为的灾难,是道德的愤怒,是人类自身的失败”。他呼吁立即停火,释放人质,开放所有援助通道。这些话,掷地有声,却似乎敲不醒装睡的人。
以色列非但没有停手的意思,反而威胁要对拉法发动更大规模的地面进攻。那里,挤着上百万已经流离失所、饥肠辘辘的难民。把他们再次赶向未知,根本就是一场无法想象的人道主义灾难。国际救援委员会主席米利班德说得更直白:“警报器已经响了好几个月了,全世界都在眼睁睁看着这场完全可以预防的灾难发生。”
联合国人权机构的潜台词已经非常清晰:这场饥荒,是以色列军事行动的直接产物。说得再露骨一点,这可能构成战争罪。
历史是个冷酷的法官,它会记下每一笔账。当硝烟散尽,当这片土地上的哭声渐渐平息,后人翻开史书时,他们讨论的恐怕不会是加沙到底有没有发生饥荒,而是会质问,究竟是谁,亲手制造了这场21世纪的饥饿炼狱,又是谁,在全世界的注视下,默许了这一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