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发现啊,最近金融圈的风都挺怪的,吹得行情都飘忽不定,恒生电子这家老牌金融IT厂子也没能“躲过这一劫”,2025年中报一出来,直接下滑了十四个百分点,营业收入从去年的“好日子”缩水到24亿,小小失落,但也远没到要喊“救命”的地步。
不过,话说回来,这里头还真有点“谜雾感”,亏是亏了,利润却爆炸性增长,归母净利润这一项同比飙了七倍多,2.6亿到手,这不是一边减肥一边肌肉猛长的节奏吗?
你说这怪不怪?
要按正常逻辑推,收入都掉这么猛了,利润还能嗨到天上,怎么做到的?
这数据一出来,估计不少小伙伴都像我一样满脑子的问号,仿佛老板在月会突然说:“公司上半年没赚多少,但奖金大涨,部门还要扩编。”
合着之前的低迷都是障眼法?
其实这事儿,看似矛盾,其实套层大纱一揭,玄机全在合适的“投资”。恒生电子今年不拼卖货,转而靠投资收益拉抬利润。
具体怎么操作?
公司手头上的赢时胜股票,是当长期股权投资来处理了,赚得美滋滋,这一块直接贡献了1.5亿,年同比增长176%。另外还有星环科技股票,属于“其他非流动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又狠狠加了四千多万,咱就说金融圈的花活多,谁还不是点“鸽鸽”套套手法?
当然,话说回来,你要说恒生电子本业真的一潭死水,也不全对,分业务细看就知道,几家欢喜几家愁。财富科技服务,营收跌了3%,还算温和,资管科技就惨点,掉了三分之一,运营与机构业务也毕竟抗不住大环境压力,跌了7%。剩下那些“杂七杂八”——什么平台科技、保险、创新、数据啥的,有的凉得很,比方说风险平台直接干掉了三成;可是创新业务还有“回血”,同比暴涨2%,企金、保险基础设施,竟然还能有小涨,妥妥地不服输。
这家公司真是各行业的集大成者,哪个部门今天踩坑,另一个部门就能顶上来,“锅”永远分散,大家一起扛。说到这里,我差点忘了最有劲的一点:整体成本。你以为大部分科技公司都是“烧钱”模式吧,恒生电子上半年咋回事:营业成本比去年少花了9%,销售费用更是狠砍26%,管理费降低21%。省钱能手啊,用起来可“抠门”得很,处处算计。可是——研发费率反倒涨了点,研发费11%下行,但费用率变成43%。这就像阿里京东当年最牛B的时候,省啥不能省中台研发,技术人砸钱的时候,就光砸技术,够狠。
说到底,这种套路真不是谁都搞得出来,毕竟金融IT这个行当,竞争那叫一个厉害。客户预算缩紧——金融机构都知道,今年都没钱,谁还敢瞎投,客户采购流程也慢到跟老牛一样。这种节骨眼上,恒生电子还敢战略性收缩非核心业务,说明人家底子厚,真不怕短时期阵痛。
要说转型升级,那也是下面暗流涌动。2025年五月份,人家就跟永诚保险联手推出资管平台AOP5.0,号称全流程数字化,搞AI大模型LightGPT2.0,还带上智能投研模块,跟易方达基金组CP。
六月和国泰君安一起玩程序化交易新规,广发证券跨境支付清算验收,七月又中标中加基金自动清算项目,理财子代销系统升级,单一来源采购。八月这波更炸裂,直接发布新一代AI模型GPT-5,金融领域智能体框架落地,还杀向香港券商,稳定币交易系统合规改造,蚂蚁数科一起来盘稳定币跨境清算。行业先驱,这标签贴得有点厚道。
你说这些科技突破到底带来多大变化?表面上确实提士气,技术力一亮出来,客户一看就没法不心动,但本质上还是要等市场整体回暖,金融机构真正愿意出钱才算数。现在投入,主要还停留在“观望”阶段,大部分银行、券商、保险,那点IT预算抠死了,你要是真能给点超神的效果,兴许能转机。
当然,这些战略布局,恒生电子不只是虚张声势。中报里直接给预期——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12、14、17亿,对应PE分别是46、40、33倍,这不是拍胸脯说“下半年市场一定能涨”,但也释放出信心。资本市场现在有点“恢复元气”的意思,但银行、券商啥的“投钱”的速度还不算猛,大家还处在试探期,但只要大环境一起来,客户的钱包还不是分分钟掏出来?
讲道理,投资圈最怕的不是不亏钱,而是没士气。恒生电子这次敢抢先升级、技术突破,等于给行业算是打了剂“强心针”。买入评级还不是虚的,八家机构里有七家都投票“买”,目标价定在37.71,反正意思很明了:不怕起伏,等风来。
当然,买股票哪有“稳赚不赔”的活计,恒生电子这波利润大涨,说白了核心还在投资收益,万一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金融机构IT投入又萎,市场万一又跌回去,那波动还是大,风高浪急没人能保底。所以券商的点评报告也留了个尾巴:“风险提示,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IT投入不及预期,权益市场波动,市场竞争加剧。”一说到风险,就知道人家是严谨的——投机也得有底线。
绕了一大圈,我们还是得回到一个问题——恒生电子的未来,到底靠“投资”还是“本业”?扛得住市场风雨吗?其实,这也就像答应朋友一起去健身,你看他说“年卡买好了,接下来就靠担当”,但要真能坚持跑满一年,还是靠恒心、靠自己。
现如今金融IT行业,技术突破是底气,市场环境是关键,成本管控是保命线,投资收益是锦上添花。所有因素加一块,才是恒生电子能否继续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密码。
这么一整,就是一个多面手的典型金融科技公司。有人看技术,有人看业绩,有人盯投资收益。三条腿走路,谁都希望下半年客户买单才是王道。今后能不能翻盘,不光是靠自己努力,市场整体气候也很重要。
说到这儿,就忍不住想笑:一边是业绩数据起起伏伏的明线,一边是公司黑科技底牌的暗线。投资,像是一场“高空走钢丝”,既要稳,还得漂亮。恒生电子今年算是“在夹缝中跳舞”,擅长用资本操作和技术升级两手抓,实力和运气都不少。
等风来的时候,摇摆的人可能没了,但笃定的人还留着。恒生电子这波,嘴上还得说一句:“我看好,不代表不怕。”这个态度,像极了当下的金融证券人群,既要敢想,又得会收,有底气但也要留后手。
对了,说到这儿,不禁又多嘴——你怎么看恒生电子今年这一波利润暴涨但业务分化?你觉得“科技突破”真能撑起明天的业绩吗?有啥想法,留言来聊,咱一起琢磨琢磨。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